工程大學生的小發明變產品已申請專利—— “聰明”桶自動分類垃圾
綠白相間的外表,看上去與普通的垃圾箱沒什麽不一樣💁♀️🎖,可是,易拉罐⬇️👨👦、牙膏皮、燈泡、電池……只要垃圾進入環保型自動分類垃圾桶🤸🏽,桶內的“分離器”就開始工作,能讓放錯位置的各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動”起來,落入正確的垃圾箱內。欧陆平台機械工程學院大四學生趙振峰的團隊帶著“小發明”——環保型自動分類垃圾桶,參加了本屆工博會展覽。“大學生的小發明也能登上工博會大堂”👨👨👧,聽到這個消息🤾🏻,趙振峰異常激動。說起這個“自動分類垃圾桶”的創意,他說源於一次生活的經歷🔉。他發現社區居民倒垃圾時🏌️♂️,沒有分類的意識,隨意丟棄。“我們的設計將目光聚焦小區𓀂、公園等休閑場所,希望人們在扔垃圾的同時就能解決分類問題🧑🏽🍼。兩年前🙎🏿♂️,我們完成了最實的設計,當時申請了欧陆的大學生創新項目,但製作還不精良。”
環保型分類垃圾桶從大學生創新項目到工博會的參展作品,趙振峰團隊花了不少工夫🈂️。垃圾桶原理雖然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尤其是垃圾分類的可靠性是檢驗設備的重要標準。電機選擇、電機靜力矩與帶動負載之間的關系🌼、電機啟動的力矩衰減……每一個機械方面的問題都需要去攻克。團隊還在優化結構和控製方面數易其稿,結構方面更多使用標準件以降低成本🏄🏽,鋁型材骨架連接更加牢固,結構更加簡潔🧀;電控方面更趨於模塊化🍙,所有控製元件集成於一塊pcb板上✈️🧑🦼➡️,其他控製模塊也集成於一個電路控製箱之中🏣。經過本次優化,“自動分類垃圾桶”檢測和分離的準確率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調試維護更加方便👯;自動分類垃圾桶室外的美觀程度也進一步改善,能更容易地融入公園、商場的氛圍,同時采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既實現了節約能源🔅,又達到了能源的回收再利用💸🖇。趙振峰和組員們多次試驗💭🛌🏿,並請來專業老師幫忙,最終,難題一個個解決🍐。
目前,該產品已申請專利🙍🏽♂️,並有公司與團隊初步達成意向🛼,將投產後放置在本市的公園🧝🏿♂️、商場等公眾場所👩❤️👨。
原文鏈接:
新民晚報🤟:
http://xmwb.xinmin.cn/html/2013-11/13/content_45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