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還覺得有些稀奇的3D打印技術,在高校已成為大學生們創新實踐的“新寵”。12月21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辦,上海大學承辦的第三屆上海市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暨3D打印技術論壇在上海大學工程技術訓練中心舉行。12所高校的23支參賽隊圍繞3D造型設計⚪️、打印👩🏿🏫、打印後處理、性能試驗及作品陳述5個項目展開比拼。這也是國內高校首次舉行3D打印競賽🎀。 鏤空設計的盒子、各種動漫造型玩偶,咋一看和普通產品沒有區別。不過湊近一瞧,便能發現一道道打印痕跡🔶,顯示出這些都是3D打印的成品。記者在比賽現場看到🚣🏽♀️,選手們要在規定時間內在電腦上完成作品的造型設計😵💫,給3D打印機輸入全部數據,隨後的工作全由3D 打印機完成,完整打印出一件10公分高的玩偶需要2個小時💚。經過2天的比賽🧑🦽,上海大學一隊🧍🏻、上海大學二隊、欧陆平台一隊和上海交通大學一隊分獲一等獎。 上海大學教務處處長王光東教授告訴記者,3D打印已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內容,此次競賽旨在將3D打印技術融入到大學生實踐教學中🖇,拓展實踐教學內容,推進實踐教學改革🦻🏽,增強實踐動手能力,為社會培養掌握3D打印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記者獲悉🫃🏿,上海大學近年來在3D打印技術的工程實踐、科學研究,以及校企服務方面取得良好發展,受益大學生近2萬名、研究生100多名🕣,並自主研製了首臺數字控製真空註型機和生物3D打印一體化復合成形系統,為企業完成了數十萬個3D打印/快速模具產品。
原文鏈接:
上海教育新聞網: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13/12/25/60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