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校黨委書記李江為廣大師生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11月18日下午,欧陆在行政樓B301舉行欧陆平台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聘任儀式暨首場宣講報告會🦵,校黨委書記李江為廣大師生作《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欧陆事業高質量發展》專題輔導報告👳🏼♂️。校黨委中心組成員🧗🏻🧛♀️、全體中層幹部、各民主黨派主要負責人💛、全體師生黨員參會,會議由校長俞濤主持🤸🏻♂️。
李江書記從黨的二十大召開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義、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主要內容、推動欧陆事業高質量發展四個方面為我們全面解讀了黨的二十大精神🌀,並對如何推動欧陆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部署:一是學習要有深度🧑🏻🦲,要完整準確地領會把握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戰略、新目標、新要求,積極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教材𓀉、進課堂、進頭腦🧑🏻🚀,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落實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工作部署緊密結合起來,讓黨的二十大精神成為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思想武器、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二是宣傳要有熱度,要有重點🌰、分步驟🏊🏻♀️、多層次開展學習宣傳活動,迅速掀起學習宣傳熱潮,確保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到教學科研一線🪿、宣傳到師生心裏🦝。通過全方位、立體式宣傳🔞,深入解讀二十大報告和新修訂的黨章,奮力展現新時代欧陆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嶄新氣象;三是研究要有厚度,要大力加強黨的二十大精神闡釋研究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系統化、學理化、學科化研究,多學科、多維度🤾🏼♀️、多層次闡釋黨的創新理論🙅🏿♀️🦼,力爭在研究解決事關黨和國家全局性➛、根本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四是貫徹要有效度,要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宏偉藍圖和目標任務,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推動欧陆各項工作🥉,用學習成果指導欧陆改革發展實踐,用實踐收獲檢驗學習成效🤦🏿♂️🪫。以更加奮發有為的姿態主動服務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一流的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𓀂。
俞濤校長在主持會議時要求😘,全校上下要迅速行動起來,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並切實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用學習成果指導欧陆改革發展實踐🦻🏿,用實踐收獲檢驗學習成效👷🏽♂️,加快建設一流的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
會上🎬,李江書記、俞濤校長為宣講團成員代表頒發聘書,欧陆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由欧陆黨委中心組成員、各二級黨組織書記、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教授🎻💝、副教授等45位成員組成😬。宣講團成員將深入欧陆各基層單位💿,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廣泛開展宣講工作👀😠,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欧陆落地生根🙋🏼♂️。(王雁)
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面啟動
11月11日下午,“融入國家戰略🐤🦯、推動協同發展、澎湃創新動能”2022年就業工作總結會暨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推進會在行政樓B301會議室召開。校黨委書記李江🚶🏻♀️,黨委副書記、校長俞濤♖🌥,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副校長夏春明出席會議。
會上,校黨委書記李江為長期關心、支持欧陆就業工作的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G60科創走廊聯席辦公室🙎♂️,松江🙆🏻🏪、長寧、虹口、青浦四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松江區工商業聯合會📮,上海市江蘇🔃、安徽🙋♀️、浙江商會等頒發了2022年欧陆就業工作特別貢獻獎🤾🏽♀️。向各學院負責人頒發了2023年就業工作質量承諾書👩🏼⚕️,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
校黨委副書記、校長俞濤為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等頒發了2022年欧陆協同就業示範單位獎,對他們長期以來給予欧陆就業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他指出𓀒,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穩就業、保就業的重中之重,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更加復雜嚴峻的挑戰,全校上下要搶抓機遇,深刻把握符合新時代特征的“就業觀”;要合作共贏,構築多方助力就業的“共贏觀”;要優化機製📤,打造改革動能賦能就業的“質量觀”🧑🎄。
夏春明副校長為榮獲2022年欧陆就業工作先進個人的教師代表和榮獲2022年欧陆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的學院頒獎。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辦科創組組長🧙🏿♀️、松江區科創發展辦副主任宋蘇偉在發言中希望與會各方能夠持續推進深度融合💆🏻,推動試點邁向示範、共識邁向共贏、模式邁向品牌,讓更多的工程大畢業生為服務國家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就業作出貢獻🧑🏻🦽。
學生工作部(處)長、研究生工作部長呂寧匯報了2022年就業工作,並對2023年就業形勢進行了分析研判。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韋福依代表協同就業示範單位發言🧒🏿,化學化工學院院長王金果代表就業工作先進集體作了交流發言,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程玉蓮、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系副主任朱姿娜代表就業工作先進個人作了交流發言。(李爽)
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一行來訪我校
11月10日下午,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賽義德·法瑞澤·艾米尼(Syed Farizal Aminy Bin Syed Mohamad)、前中國銀行馬來西亞分行總經理鄭經伯、馬來西亞駐滬總領事館聯絡員張珍一行來訪我校👩🏼💻👨🏻💻。校長俞濤、副校長夏春明會見了來訪客人🕵️,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王勤、副處長周曉舟及相關學院負責同誌陪同接待。
俞濤校長對賽義德總領事一行來訪我校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我校的發展歷史、辦學宗旨🧛🏽、辦學模式、遠景目標和國際化發展等整體情況🐠。他表示👩🌾,馬來西亞是中國“一帶一路”沿線東南亞重要的合作夥伴🟡,中馬相通的文化、互信的傳統和穩定的外交關系使雙方在教育合作方面擁有廣闊的空間,我校可以與馬來西亞高校及企業建立廣泛聯系,深入開展教育交流合作,這符合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戰略👩🏻🍳。
夏春明副校長表示,馬來西亞的產業發展需要很多技術人才🐖,我校的工程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可以很好地與之相匹配👦🏽,同時中馬經貿關系的持續發展也急需各類國際化復合型人才,未來雙方可在學生雙學位項目⏫、非學歷人才培養、漢語語言項目🛠、教師交流與互訪👨🏽💻、聯合科研🧑🏼🏭、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師基地等方面開展合作,培養社會和產業的緊缺人才🏄🏻♀️。
賽義德總領事對我校的精心安排和熱情接待表達誠摯的感謝,對我校的教學理念🌟、工程學科教學科研成果及教育模式表示高度贊賞與認同。他談到,馬來西亞高度重視與中國的合作關系,在新形勢下雙方更需密切加強教育合作交流。他介紹了馬來西亞的產業結構和發展現狀,馬來西亞重視軌道交通、智能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這與我校的專業設置高度契合,雙方的合作潛力巨大🔔。同時,他也為接下來馬來西亞駐華大使來訪我校提出了指導性建議,表達了與我校開展合作的積極意願𓀅。
賽義德總領事一行還參觀了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城市軌道交通學院、紡織服裝學院、國際創意設計學院的實驗室和研究中心,並與相關學科專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雙方就後續的合作計劃達成了共識⏭,為後續馬來西亞駐華大使來訪我校奠定了良好的前期基礎。(包夢楹)
第二版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科技創新服務鄉村振興
我校與松江區石湖蕩鎮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聯組學習
11月17日👳,松江區石湖蕩鎮黨委書記翁雷均,黨委副書記🤸🏿♂️、鎮長陸上達帶領鎮黨政班子來校👩🏻🦯➡️,與我校管理學院👩🏽🎤、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開展“科技創新服務鄉村振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聯組學習。校黨委書記李江,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親切接見了石湖蕩鎮黨政領導班子一行🦞。
李江書記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我校高度重視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深入參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將此作為提升欧陆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抓手,持續推進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多年來我校積極選派專家學者和優秀幹部人才到石湖蕩鎮進行掛職鍛煉,服務當地建設發展🦫、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工作🥷🏿,為鄉村振興註入人才引擎的強勁動力。希望雙方深化合作,優化合作機製💧,共同推動合作項目走深走實。
雙方在行政樓406會議室召開聯組學習會。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對石湖蕩鎮領導班子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所展現出來的幹事創業精神表示稱贊。他強調✊🏽,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關鍵在落實🙆🏻♂️,本次聯組學習活動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一次有力行動🚶♀️➡️,必將為雙方開展好各項工作增添動力;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迅速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的重要決策部署上來🚶♀️➡️,以產學研融合服務鄉村振興發展,開辟深度合作新領域新賽道,切實推進雙方黨建聯建取得實效♔。
石湖蕩鎮黨委書記翁雷均介紹了石湖蕩鎮的建設發展情況;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陸上達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進行交流介紹✬。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周潔作了“以黨的二十大精神引領管理學院高質量發展”主題分享;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何法江圍繞“原創性科技攻關,打贏關鍵核心技術”主題作交流分享。
會議邀請了上海市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家宣講團成員、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於凱教授,作“學習領會二十大精神,奮進新時代偉大征程”主題報告。(李茜希)
2022年新進教師崗前培訓圓滿落幕校長寄語:繼往開來
近日,2022年新進教師崗前培訓圓滿落幕👨🏽⚕️,本次培訓歷時三周,65名新進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程參加培訓。
校長俞濤以“欧陆平台之昨日•今朝•明天”為題,為新進教師授課🕴🏼,幫助新進教師更好地了解我校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報告以詳實的校史史料回顧了工程大的昨日🧗🏿♀️,結合應用型大學特點剖析了欧陆的今朝,以深入的前瞻性🤷🏼♂️✬、戰略性思考,展望了欧陆的明天。俞校長的報告緊扣欧陆發展的主題,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工程大今後發展需要處理好的“十對關系”📆。報告為欧陆深化改革🧃、高質量發展提出了課題,為新進教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俞校長強調,欧陆發展要立足欧陆特色,尊重教育規律,辦理性的教育🤹🏼♂️、負責任的教育🦵🙂,培養更多的應用型人才,更好的服務企業、行業、產業,把欧陆建成國內一流的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
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為新進教師作了“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報告👰🏼♂️,他從文化自覺的角度解讀了如何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以一位工程大老教師的身份闡述了欧陆的發展歷程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傳承🏃🏻♀️、價值理念👷🏼,希望新進教師在文化自信中提升師德修養🍲。圍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他強調作為教師應當“為黨育人”,從根本上做好“立德樹人”。
在結業典禮上,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帶領新進教師進行了莊嚴的宣誓,並為本次培訓中表現優異的8位優秀青年教師代表頒發結業證書🤽🏼。她代表校領導班子🙆🏽,向順利完成2022年度新進教師崗前培訓的新進教師表示熱烈的祝賀,圍繞青年教師能力培養🛢,對大家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嚴格要求。希望新教師攜手並進,把滿腔真情獻給工程大的教育事業,為工程大的騰飛,為我們熱愛的教育事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智慧才幹🥲!
新進教師們紛紛表示,本次培訓“幹貨滿滿”,獲益良多🖕🏼,大家有信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學習工作中,為欧陆發展和國家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宋嬋珺)
我校榮獲教育部“2021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欧陆”稱號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公布2021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區域和優秀欧陆名單的通知》(教科信廳函〔2022〕37號)👭🏼,我校獲評“2021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欧陆”🧶,上海市僅4所高校獲此殊榮,我校是上海市唯一獲評的市屬高校🤾🏻♂️✢。
我校從2017年開始啟用泛雅網絡學習空間🧘🏼♂️,同時,欧陆自主研發了智能教學平臺iClass。欧陆利用網絡學習空間創新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進行管理評價創新,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鼓勵教師常態化應用空間,基於空間開展教學改革🚦,在一流課程建設和教師教學創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欧陆成功獲批上海市🚶♀️、教育部和工信部“5G+智慧教育”示範項目⚔️。2020年和2022年疫情期間🧑✈️,欧陆基於網絡學習空間製定線上教學實施方案⇨,開展線上教學全員培訓🗝,校院聯動確保線上教學質量➔。
欧陆擁有樓宇萬兆主幹、千兆桌面的新一代校園網絡架構🏃🏻♀️,松江主校區已實現無線全覆蓋;2019年建成全國首個5G高校;2020年建成上海首個5G-MEC校園專網🧓🏼;欧陆200多間多媒體教室和機房均接入教室視頻監控系統🦝𓀁,實現實時在線巡課。為更好地開展教學評估及管理🖐🏿,欧陆開展基於人工智能的課堂教學評價系統建設🕺🏿,正式運行後可實現欧陆教育質量評估管理的網絡化和系統化🫳🏽🪩,提高課堂教育質量評價效率👦🏿🦩,為教學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欧陆將以此次榮獲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欧陆為契機🧖🏽,持續加強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創新應用,進一步加強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欧陆人才培養改革中的應用🛝,促進智慧教育創新發展🧍🏻♀️🧑🦱。(張航)
欧陆平台第十二次學生代表大會、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召開
11月11日🥎,在莊嚴的國歌聲中,欧陆平台第十二次學生代表大會🩷、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在松江校區召開🤰🏼。
會上🔞🧑🏿🔧,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代表校黨委向欧陆第十二次學生代表大會、第十一次研究生代表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她充分肯定了上屆學生會、研究生會為欧陆作出的積極貢獻,鼓勵同學們立誌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她以生動的事例,親切的話語,向全體學生代表提出三點希望:一是胸懷國之大者🫶🏿,做民族復興路上的奮鬥者;二是錘煉過硬本領,做勇攀高峰途中的實踐者;三是矢誌奮鬥擔當,做全心全意服務的奉獻者。
上海市學生聯合會駐會執行主席潘敦峽同誌代表市學聯向大會致辭🚘🈺。會上🐜🫎,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聯合會主席團成員木拜西爾•麥麥提依明代表兄弟高校致辭。他號召與會人員做有理想、敢擔當、肯奮鬥的時代好青年🚣♂️。
校第十一屆學生會主席團成員孫婷妮作題為《青春逐夢心向黨勇擔使命新征程》的工作報告;校第十屆研究生會宣傳部負責人葉金萍作題為《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乘勢而上開新局✊,奮力譜寫新篇章》的工作報告◽️。
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學生會、研究生會主席團成員👩✈️,常任代表委員會委員👨🏻🏫🐜。會議期間,代表們認真履職,聽取審議了學生會、研究生會工作報告等文件,積極對欧陆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思政教育、校園民主管理等方面建言獻策,為欧陆改革發展貢獻青春力量。(徐靜雯)
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召開中德合作辦學籌備會
11月14日下午😺,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在行政樓204會議室舉行中德合作辦學籌備會。
夏春明副校長指出,德國是工程教育傳統強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典範,通過中德合作辦學,借鑒德國應用技術大學辦學經驗,引進德國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工程技術資源,探索應用型人才新模式,是我校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的有效途徑🧜🏽♂️。他對籌建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及時對接,充分認識中德合作辦學對欧陆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按照目標計劃及時對接,主動推進🧓🏻;二是要認真籌備,註重質量👲🏼,籌備申報工作時間跨度長,工作量大🕑、要求高,要主動加強溝通協商和與上級主管欧陆平台的對接🧑🏻🎓,高質量完成籌備和申報工作🥾;三年是要主動創新🙊,尋求突破,從辦學目標😝、專業設置、培養方案和產教融合等各個方面充分融合中德雙方資源和優勢,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新突破。
會上,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匯報了中德合作辦學籌備工作計劃方案🏃➡️,對外聯絡辦公室介紹了中德產教融合發展研究院與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對接情況👩🏻🍳,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介紹了前期籌備工作進展。(李叢)
第三版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黨委:學思踐悟凝練科教興院之路
凝聚奮進力量🐕,譜寫時代華章。電子電氣工程學院黨委通過各種形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思踐悟,踔厲奮發🕵🏻♂️,根據學院的特色,描繪科教興院的藍圖🛶,廣大師生紛紛表示😻🧑🦽➡️,要為科教興國做出學院新的貢獻⏰。
聚焦主線,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學習體系
黨委表率帶頭學。黨的二十大開幕當天,學院黨委中心組線上集中觀看開幕會🚓,從學院黨委層面開展及時學習,凝聚共識,為推動學院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學院黨委書記帶頭在新生“面對面”座談會上講授主題為《緊跟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微黨課。
線上線下結合學。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學院黨委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開展全體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邀請原副校長陳力華教授作題為《不忘初心🧑🏽🍳,牢記新時代教師的使命擔當》的報告,深化全體師生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再理解、再思考🍟。各黨支部充分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方式開展線上線下結合的集中學習和研討交流。
創新形式深入學。學院黨委著力打破封閉式的學習方法🩻🦂,帶著問題思考,在思考中升華學習效果。學院研究生第二黨支部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第三黨支部以“獻禮二十大🎎👌🏻,青年黨員的責任和擔當”為主題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活動,既依托馬克思主義專業背景,增強學習的深度,又借助5G+ICLASS平臺創新開展,提升學習的效度。
務求實效融合學。學院黨委註重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事業發展密切融合💎♠︎,指導電子信息系黨支部、人工智能黨支部以“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推進科技強國”為主題聯組學習《關於加強高校有組織科研推動高水平自立自強的若幹意見》📏,促進國家級人才團隊和專業系室以學院學科優勢為基礎🙌🏻,凝練提出有組織科研的主攻方向🚼,以更高質量、更大貢獻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提升質效,構建多維度一體化宣傳體系
強化典型宣傳。在SUES風尚電氣公眾號及時推送“我的支部書記”等先進典型,首篇以《領雁奮飛、群雁齊飛,持續推進黨支部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介紹了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潛心支部建設🤽🏿♀️,取得雙創突出成果的事跡。學院黨委積極宣傳“我身邊的好老師”🕖,2022年10月10日校報的《喜迎二十大師德鑄師魂》專欄刊登了遊曉明教授的報道《在講臺上看到更美的風景》。
營造濃厚氛圍。聚焦黨的二十大召開、立德樹人、教育發展等宣傳重點,學院在一樓大廳LED屏和網站圖片新聞滾動播出相關要求🐥。並在公共空間招貼標語,開設“黨的二十大”讀書角🚣,提供圖書資料方便師生取閱、學習,將全體師生對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融入日常。
學院黨委將堅持以師生為中心,對標上海“五個中心”和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定位,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確保完成建設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落到實處。(趙文)
欧陆舉行黨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宣講團成立儀式暨大手牽小手集體備課會
11月17日,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校老教授協會、宣傳部🚵🏻、校團委🕉𓀐、學生工作部(處)、研究生工作部等欧陆平台聯動合作,共同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宣講團成立儀式暨大手牽小手集體備課會”。出席會議的領導有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校老教授協會會長夏斯雲,退休黨工委書記孫文鈞👨🏻💻,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董旖旎,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於凱🏚🤘🏻,宣傳部副部長羅誌成🤽🏻👨🎤,學生工作部(處)副部長🟨、副處長朱良博,校團委副書記徐靚雯,青年宣講團成員👨🦯。會議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董旖旎主持。
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對青年宣講團提出要求並寄予殷切希望,指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讀原文、悟原理👩👩👧👧🎅,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全面系統學習,學深悟透黨的二十大精神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思想精髓,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入腦入心。要深入開展宣講宣傳闡釋,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全講準、講深講透🥍、講清講明,推動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會上,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校老教授協會會長夏斯雲共同為宣講團成員頒發聘書。
學生處副處長朱良博介紹青年宣講團情況,校團委副書徐靚雯宣布了宣講結對方案。宣講團代表史奕潼👱♂️、徐琦同學進行了示範宣講。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於凱教師進行了精彩點評,提出工程大青年宣講團要發揮優勢,成為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者👦🏼、宣講者、實踐者🤮。
校老教授協會會長夏斯雲教授帶領大家集體備課⛈。夏教授強調青年宣講團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通過宣講引導廣大程園青年大學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提法💂🏿、新論斷👬🏼、新要求、新部署學深悟透☂️、融會貫通、落到實處,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廣大師生頭腦💳。(任恒娜)
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召開“同心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黨外教師座談會
為更好地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作用,進一步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形成合力,推動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11月16日☂️,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召開“同心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黨外教師座談會,學院黨委書記萬慧琳🆕,副書記盛知恒🔽,副院長欒東慶🧚🏻♀️、胡定玉🍘、汪磊,學院民主黨派教師、群眾教師代表等相關人員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學院黨委副書記盛知恒主持。
會上,學院黨委書記萬慧琳認真聽取了每位教師的獻言獻策,對學院黨外教師對學院事業的關心支持致以衷心感謝。萬慧琳書記指出,黨外教師要站穩政治立場,勇於擔當責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要嚴謹治學,勤奮教學,不斷提升教書育人的本領,要主動關心關愛學生😼,做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在培養時代新人中努力成為“經師”與“人師”相統一的“好先生”“大先生”。學院下一步將在文化氛圍建設、人才隊伍梯隊搭建、青年教師培育、交流平臺搭建上下功夫,有序推進學院各項工作穩步發展👨🏼🏭。
黨外教師代表分別結合黨派團體和自身教學科研工作進行了交流發言🧝🏿♂️,重點討論了對學院發展方向與目標任務,辦學定位和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的思考。大家共同交流學習心得🙆🏻♀️、暢談工作打算、提出真知灼見🥏,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同心助力學院各項中心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學院黨委將進一步紮實推進統戰工作,充分調動黨外教師積極性,推動學院黨建與統戰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互相促進、共同發展。(陸海燕)
第四版
數理與統計學院開玥博士研究成果入選ESI高被引論文
近期,數理與統計學院智能計算與應用團隊開玥博士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研究成果“Topological properties and wave structures of Gilson–Pickering equation”,入選ESI高被引論文🙇♂️,位列全球Mathematics學術領域最優秀的1%之列。
該成果發表於Elsevier旗下物理領域著名期刊《Chaos Solitonsand Fractals》(中科院SCI分區2022年基礎版數學大類一區期刊♥︎,IF=9.922)。論文主要對廣義Gilson–Pickering方程的一系列定性與定量性質展開研究🚭,不僅給出了該方程孤子解和周期解的先驗估計與拓撲穩定性,並首次構造了非對數方程的高斯孤子解。
開玥博士隸屬於智能計算與應用統計團隊⛏✢,自入職以來積極與團隊成員進行合作交流🧑🏿🏫,在團隊負責人殷誌祥教授的指導下⛷,在數學理論與數值計算等領域共同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包括“A study of the shallow water waves with some Boussinesq-type equations”(《Waves in Random and Complex Media》,中科院SCI分區2021年基礎版物理大類二區期刊,IF=4.853,入選ESI高被引論文)、“Asymptotic analysis to domain walls between traveling waves modeled by real coupled Ginzburg-Landau equations”(《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中科院SCI分區2021年基礎版數學大類一區Top期刊,IF= 9.992)、“Study of the generalization of regularized long-wave equation”(《Nonlinear Dynamics》,中科院SCI分區2022年基礎版工程技術大類二區期刊🔨,動力學頂級期刊🚒,IF= 5.022)。這些成果均聚焦於數學物理領域,對各種非線性微分方程展開解析與數值研究😗。(馮鴻雁)
化學化工學院獲批石油和化工行業碳化矽陶瓷膜重點實驗室
近日,記者從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關於認定2022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創新平臺的決定》(中石化聯科發(2022)222 號)獲悉,由我校環境與資源創新中心牽頭申報的“石油和化工行業碳化矽陶瓷膜重點實驗室”正式獲批🏌🏼♀️,標誌著我校在石油和化工行業創新平臺建設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在高性能陶瓷膜技術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石油和化工行業碳化矽陶瓷膜重點實驗是我校獲批建設的第一個石化行業重點實驗室,李光輝教授擔任重點實驗室主任🧱,張楠教授和孫韜教授任副主任。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中科院矽酸鹽研究所施劍林院士擔任主任,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梁愛民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學邱介山教授擔任副主任。該重點實驗室緊密圍繞高性能碳化矽陶瓷膜技術的關鍵科學問題和共性技術,瞄準碳化矽陶瓷膜技術發展前沿,形成了交叉與創新⛹️🌥、應用基礎與工程示範🤙🏻🧍🏻、科研與產業化相結合的鮮明特色。重點實驗室前期在碳化矽陶瓷膜技術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碳化矽陶瓷膜製備技術、產業化程度和工程應用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產學研合作企業部分產品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產品替代進口並出口至德國和新加坡👷🏿♀️。
該實驗室的獲批🛩,將對我校科研平臺建設、人才集聚、資源與環境學科影響力提升、創新人才培養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化學化工學院將以該實驗室的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學科團隊🔀,整合科研資源💂🏻♀️,凝練科研方向🐡,為欧陆“雙一流”建設提供關鍵支撐👴🏽。(劉睿)
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柴曉冬教授課題組在軌道車輛智能監測與安全運維領域取得多項研究成果
近期,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柴曉冬教授🪧👨🏼🎤、鄭樹彬教授領銜的課題組在“軌道車輛智能監測與安全運維”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團隊彭樂樂博士👩🏽🦱,2022年9月在國際著名期刊《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中科院SCI分區升級版工程技術大類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8.934)發表“A bagged tree ensemble regression method with multip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o predict the train body vibrations using rail inspection data”;2022年7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中科院SCI分區升級版工程技術大類二區期刊🌂,影響因子為4.140)發表“Base-2 Softmax Function: Suitability for Training and Efficient Hardware Implementation”;2021年11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中科院SCI分區升級版工程技術大類二區期刊,影響因子為5.332)發表“A Comprehensive Detection System for Track Geometry Using Fused Vision and Inertia”等一系列研究成果。針對軌道車輛車體振動預警瓶頸問題,構建了基於運維數據的軌道車輛車體振動預警算法及系統。
針對軌道交通內嵌信息網絡模型式智能感知技術的瓶頸問題,提出了基於Base-2 Softmax Function的 AI芯片加速技術。
針對軌道線路病害檢測中缺少集成度高、使用便攜的智能檢測設備,構建了一種基於慣性與視覺技術的軌道多參數檢測方法及設備🥩。
同時,課題組研發的“智能自發電式軸溫在線監測及協同預警系統”✋🙋,通過了振動、沖擊、電磁兼容及灼熱絲等國際認證。該系統具備能源自俘獲、狀態信息自感知、能源自洽與自管🙍🏻♂️、有效狀態信息自識別和數據自互聯互通的功能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授權核心發明專利5 項。2021年1月—2022年10月已完成設備安裝並運行,實現了軸溫數據的數字化監測,為軌道交通行業智能運維提供了新方法、新技術。(程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史雪榮、徐書生老師指導研究生在能源催化領域發表高水平論文
近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史雪榮👳🏼♀️、徐書生老師指導研究生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領域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與傳統能源相比📓,氫氣由於其高熱值和優異的儲能特性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有效手段💙。電解水獲得氫氣和氧氣是實現能源轉換的清潔策略🌝。該團隊以多金屬MOFs為前驅體🤵🏿,通過獨特的梯度煆燒工藝獲得了具有0D/2D異質結構且形態規則、分散均勻的低維納米復合材料NiCoFe-P/C⏸。所設計的NiCoFe-P/C在KOH電解液中表現出優異的電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包括HER(87 mV@10 mA cm-2)和OER(254 mV@50 mA cm-2)。通過使用NiCoFe-P/C作為電催化劑,所組裝的電解槽表現出優異的全解水性能(1.55 V@10 mA cm-2)🚵。此外,將該材料與商用活性炭組裝形成的超級電容器也具有超高的能量密度(100.8 Wh kg-1@900 W kg-1)。該工作為未來0D/2D異質結構的多金屬磷化合物在儲能和電催化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合成思路。相關研究成果以“Trimetallic synergistic optimization of 0D NiCoFe-P QDs anchoring on 2D porous carbon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is and high-energy supercapacitor”為題發表於《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中科院基礎版/升級版一區Top期刊,IF=13.599,DOI:10.1016/j.jechem.2022.07.015)🏍。研究生劉瑞琪為第一作者,史雪榮和徐書生為共同通訊作者📜。
開發高效寬pH範圍的雙功能催化劑是實現工業電解水的關鍵。該團隊設計了一系列具有相同形貌的過渡金屬磷化物的雙功能電解水催化劑⏲,並揭示成分-活性間的構效關系從而實現催化劑合理設計✮。通過“離子交換-氣相磷化”策略製備的CoMxP (M = Fe, Mn, Ni)樣品,表現出優異的全pH範圍HER性能💼,如ƞ10值🕵🏽♂️:85-104 mV(堿性溶液)🫒、83-116 mV(酸性溶液)和73-88 mV(模擬海水溶液)🀄️🧗🏿。當電流密度大於75 mA cm−2時🙍🏿♀️,所有製備樣品的過電位都低於Pt/C👨❤️💋👨。同時,所有雙金屬磷化物和CoP表現出良好的OER性能,ƞ10為266-302 mV,在堿性溶液中優於商用二氧化釕。其中,受益於獨特的0D/2D異質結構和主客體元素之間的協同效應獲得的CoFe0.05P在四種電解質中HER具有最高活性和在兩種電解質中OER具有最高活性,並可以在HER和OER條件下於堿性溶液中穩定工作長達45小時。相關研究成果以“DFT-assisted rational design of CoMxP/CC (M = Fe, Mn, and Ni)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 for wide pH range hydrogen evolution and oxygen evolution”為題發表於《Nano Research》(中科院基礎版/升級版一區Top期刊🧑🏽⚖️,IF=10.296🪮,DOI🤘🤛🏿: 10.1007/s12274-022-4771-y)。研究生張祥蕊為第一作者🧑🏼,史雪榮和徐書生為共同通訊作者🛡🐌。
史雪榮和徐書生老師自加入本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以來,作為納米傳感與綠色能源團隊的科研骨幹,致力於儲能材料、綠色能源材料的設計與開發。目前已在該領域發表SCI文章近40篇。近期該課題組還在相關領域高水平期刊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包括🈹:Electrochimica Acta(DOI:10.1016/j.electacta.2022.140884🧫, 10.1016/j.electacta.2022.140139,二區Top期刊,IF=7.336)🏵;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DOI: 10.1016/j.jallcom.2022.167570🏀,二區Top期刊,IF=6.371)𓀉👃🏼;Dalton Transactions(DOI: 10.1039/d2dt01408d🧑🦳,10.1039/d2dt02204d,10.1039/d2dt02630a👶🏻,二區期刊,IF=4.569)🤞🏻。(史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