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
安全穩定工作委員會總結會提出
安全穩定是欧陆發展的前提
1月7日上午,欧陆在行政樓B301會議室召開安全穩定工作委員會2020年度總結會暨安全穩定工作人員培訓班開班儀式🕡。校黨委書記李江,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副校長姚秀平出席會議。安全穩定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負責人🌭,各二級黨組織書記,各欧陆平台👮♀️、學院安全員、宣傳員、專項工作人員等參加會議,會議由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主持。
會上😳👩👧,李江書記指出,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突出了國家安全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欧陆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和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宏觀國家安全觀🦊,始終把守護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事業發展💅,確保大疫面前校園安全穩定,欧陆各項工作均取得了新成績🗿。會上,李江書記對做好2021年安全穩定工作和安全穩定培訓班開班提出具體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安全穩定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堅持慎終如始💇🏽♀️,從嚴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三是狠抓關鍵環節🙅🏼♂️,確保校園一方平安;四是強化責任落實🕒,以更實的舉措確保欧陆假期安全穩定;五是強化學習意識,不斷提升履職盡責的素質能力。要牢固樹立安全穩定“一盤棋”思想,各欧陆平台統籌協調、齊抓共管,為欧陆轉型發展、實現“新三步走”奮鬥目標保駕護航。
史健勇副書記指出✫🚣,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穩定工作,把安全穩定工作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考核。同時🙅🏼,他要求各欧陆平台🔍、學院會後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傳達李江書記的講話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穩定工作;認真研究《安全穩定責任書》,逐條分解任務責任🌄,真正落實“到崗、到人”👨💼🍊。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原則,大家攜手共建“和諧校園”“平安校園”。
姚秀平副校長宣讀了2020年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獲獎名單,希望大家再接再厲👉🏻,為欧陆綜合治理工作做出新的貢獻。他要求各欧陆平台、各學院要一以貫之🏋🏼♀️,嚴格落實欧陆安全穩定各項政策,定期摸排各類風險隱患,科學製定防範化解預案,確保校園安全穩定🤷🏽♂️🏇。
網絡信息安全工作組史誌才、教學運行安全工作組陳浩、學生安全穩定工作組朱蓓👩🏻✈️、綜合治理工作組魯柏青、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工作組陳思浩👨🦽、高錫文先後作了工作匯報。管理學院學生蘇比努爾·艾尼瓦爾⚜️、化學化工學院教師包一鳴、後發中心門診部主任張怡娟分別代表獲獎個人和集體發言。
會上💶🍚,還舉行了安全責任書簽約儀式🚈。校領導同欧陆平台、學院代表簽訂了《欧陆平台2021年度安全穩定責任書》。(劉倩)
2021年老幹部迎新春座談會——
同迎新春佳節共敘欧陆發展
1月6日上午,欧陆黨委在長寧校區舉行2021年老幹部迎新春座談會🤷🏿♀️。校黨委書記李江💦,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副校長姚秀平、王巖松🚢👩🏿🎤、夏春明,相關欧陆平台負責人與離休老幹部、退休局級老領導、退休黨支部書記歡聚一堂,同迎新春佳節,共敘欧陆發展。迎新春座談會由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主持。
座談會上,李江書記圍繞欧陆一年來的工作向老幹部們作了通報。他指出🧋,2020年欧陆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在軟科2020綜合性大學排行榜中,位列第198名,較上一年上升77位🙋🏽♀️;在武書連2020大學排行榜中⚠️,位列第257名😻👰🏼,較上一年上升了18位🚭,兩大排名均創歷史新高。高校分類評價穩中有進🩷,2020年度我校在上海17所應用技術型高校中穩居第一梯隊📢🦸🏻,8個指標排名第一,包括: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落實情況🧑🏼⚖️、高層次人才數🕗🐖、省部級以上重要教學獲獎數📚🤽🏿♀️、省部級以上和行業科研獎項、師均科研經費、學生省部級以上獲獎數、產學研合作情況、企業兼職教師占比等。
李江書記談到,一年來欧陆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推進“四史”學習教育落實落地;二是提高政治站位,落實疫情防控和欧陆事業“雙發展”,從嚴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順利推進春季學期在線教學🧷,科技成果獲獎取得歷史最好成績,國家級項目獲批數量及經費總額再創歷史新高,積極貫徹落實科改25條🏃🏻♂️➡️;三是深化人才強校,持續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進一步優化學科學位點布局👐🏽,實施校級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大力建設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四是堅持產教融合,服務國家和上海重大戰略,主動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圓滿完成第三屆進博會誌願服務;五是堅守立德樹人,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全力建設市三全育人示範校,加大思政課建設力度,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紮實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持續塑造良好師德師風,精準做好就業工作,不斷提升學生學科競賽水平🫅🏿;六是深化綜合改革,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科學編製“十四五”規劃👇🏿🤙🏼,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切實推進實事工程建設;七是扛起政治責任,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有效延伸,推動基層黨建高質量創新發展。
李江書記表示,2021年是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兩個大局”的時代背景下,欧陆黨委將隆重慶祝建黨100周年🙍♀️,並做好未來發展的謀篇布局。欧陆黨委深感新的一年使命在肩👌🏼、責任重大,非常珍惜老領導、老前輩的經驗和智慧🔁🔜,希望老領導、老前輩們一如既往支持欧陆工作,繼續為欧陆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和製定實施“十四五”規劃等獻計獻策,欧陆黨委也將繼續把關心、照顧好老幹部的工作生活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𓀍,及時與老領導、老前輩溝通,共同為欧陆的發展而努力🚣🐣。
離休幹部直屬黨支部書記陳俊鰲代表離退休老同誌發言🍮。與會老同誌分別作了交流發言,對欧陆的轉型發展🙆🏻♂️♍️、學科建設等提出了真知灼見🚣🏿。(朱良博)
校黨委中心組舉行(擴大)會議
專題學習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政策
高校分類評價是上海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張重要名片,是上海教育現代化2035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高等教育促進條例的法定要求。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需求👩🏽🎤,高校分類評價面臨著新的挑戰。為更好地化挑戰為機遇🦵🏼,不斷推進工作創新升級,增強欧陆內部治理能力,1月8日上午,校黨委中心組在行政樓B301會議室舉行了專題學習會,上海市教委督導室副主任戴勇作了“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政策與結果解讀”專題輔導報告。校黨委中心組成員、中層幹部、科級幹部、輔導員等200余人參加會議,副校長王巖松主持會議。欧陆在長寧校區🦸🏿♀️、虹口校區設立分會場,同步直播學習會全過程。
戴勇副主任的專題輔導報告,在介紹高校現有分類情況👫、國家政策以及上海高校分類依據的基礎上🤯,對上海高校分類評價工作的主要進程、基本思路以及2020年的指標優化情況進行了系統的介紹,最後深入解讀了我校在上海市2020年分類評價中的結果,並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提高工作認識💇♂️。要認識到教育評價新時代來臨,綜合改革進入到最核心區域,欧陆發展進入動力發展換擋期;二是增強評價能力🧑🏻🚀。要圍繞評價重塑管理流程😱🧶,形成支持評價欧陆平台發展的格局。統計好數據,強化自我評價,加強評價研究,引領評價方向🧜🏻♂️,提升上海教育評價話語權;三是拓展發展境界。要建設上海應用技術(應用本科)類型標桿🛥。擴大競爭視野,把握引導方向,融入區域產業發展🧑🏼🎓,有效支撐五型經濟建設以及五大新城建設🧖🏽♀️。
與會同誌表示專家的報告對我校進一步開展好分類評價工作有極大的啟發意義🎚。要深刻領會本次學習內容,重視分類評價工作📞,對照我校2020年分類評價結果💡,深入查找問題,補足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與短板⬆️,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切實把“立德樹人”作為評價的根本標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堅持“破唯”“增維”,強化特色評價,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貫穿辦學的始終🫶🏿,進一步完善“全校一盤棋”的統籌協調機製🎅,以“十四五”規劃和綜合改革為契機,紮實推進我校分類評價工作。(楊曉瑞)
第二版
欧陆舉行2020年度基層黨委(黨總支)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
勇擔時代使命助力科技強國
1月5日下午🌲,校黨委召開2020年度基層黨委(黨總支)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全體校領導、兩委委員、黨務職能欧陆平台主要負責人、全體二級黨組織書記🪰、組織員、黨代會代表🦐、教代會代表👽、教授代表👩🏽🎤🔫、離退休老同誌代表🧑🦯🚶🏻♀️➡️、民主黨派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主持✊🏿。
會上,校黨委書記李江對述職書記進行點評😬,並作重要講話🐭。他肯定了各位基層黨委(黨總支)書記帶領黨組織和黨員🕵🏻♂️,在“四史”學習教育▶️、疫情防控、“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規劃編製等工作中取得的成績,同時也指出,在履職情況、履職效果、履職能力等方面存在平衡不充分的情況。他強調,落實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是貫徹落實全國和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的重要抓手。處於“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方面責無旁貸。他要求各級黨組織書記要更加主動、勇敢地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助力科技強國建設🚶🏻♂️。
李江書記對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抓好抓實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三點要求🔌:第一要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切實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要充分利用黨委(黨總支)會議、中心組學習等持續強化理論學習🌃;要持續加強領導班子政治建設🧙🏿,從嚴落實黨委(黨總支)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製度的要求🙆🏼,做到“五個到位”;要切實履行政治責任🏸,聚焦管黨治黨的薄弱點、關鍵處,往實處做、往深處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第二要堅持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持續推動欧陆事業高質量發展🔙👷🏿♂️。以迎接建黨一百周年和“十四五”規劃開局為契機👈🏼,統籌謀劃,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雙融合”“雙促進”。第三要堅持從嚴從實,不斷提高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善於從首創🆔🪖、奮鬥🔛、奉獻的建黨精神中汲取營養⛄️。堅持問題導向,主動對標對表,勇於化解欧陆和本單位發展面臨的瓶頸和難題,不斷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提升工作能級🧑🏽🎄。
本次述職評議包括書面述職和現場述職🤤。校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曉青,副校長王巖松🐸、夏春明結合工作分工對述職書記作了點評🐾。8名基層黨委(黨總支)書記從工作實績👨🏿🦰、存在不足和整改計劃等方面匯報了本年度履行抓基層黨建第一責任的情況🔱。與會人員對參加述職的基層黨委(黨總支)書記進行了測評。(單明霞)
我校獲得教育部來華留學生征文暨短視頻大賽“優秀組織獎”
近日,教育部第四屆來華留學生征文暨短視頻大賽頒獎典禮在線上舉行🤵🔼,我校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優秀組織獎”🧺,白俄羅斯留學生娜娜(Valery Kobyak)的短視頻獲得優秀獎。
來華留學生征文暨短視頻大賽由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主辦,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承辦,每年舉辦一屆🧑🏻🏭,旨在促進不同國家青年一代的人文交流🐷,增進來華留學生知華、友華情懷和對中國發展變化的深刻認知🏊🏻♀️。作為來華留學生最關註的賽事之一,2020年第四屆來華留學生征文暨短視頻大賽共吸引了全國100余所院校的1100余篇征文作品和330余篇短視頻作品。
我校國際教育學院於2020年5月成立大賽工作小組,啟動本次大賽校內組織和遴選工作🚟,動員我校各年級國際留學生積極報名,並對參賽者從構思、取材、語言文字以及敘述角度等多方面進行專業指導😪。我校國際留學生積極響應🧍🏻♀️,用紙筆和鏡頭來展現自己不平凡的2020👨👩👦👦💒,向世界講述他們所聽、所看🌈、所經歷的中國故事。工作小組共征集50余篇作文和10余個短視頻,經遴選🧑🎤、修改和提高,最終向大賽主辦方提交了15篇作文和5個短視頻🏮。
通過本次大賽🧒🏻,我校國際留學生不僅展現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加深了對中國的認識和了解,同時也為我校國際留學生搭建了講故事、談感受🍷、訴真情的交流平臺,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我校國際留學生對於欧陆認同感和歸屬感。(俞蘭)
“教考分離”試點課程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下學期還將有25門課程實行“教考分離”
“教考分離”是欧陆“十四五”規劃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改革內容之一,本學期第一批“教考分離”試點課程考核已近收官階段🚹,1月8日🎳,教務處組織試點學院院長及教改項目負責人召開“教考分離”試點推進情況交流會。教務處處長陳浩、數理與統計學院副院長吳建寶🚺,系主任秦立國,副系主任方濤老師,以及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曹麗傑老師參會,會議由教務處副處長劉珂艷主持🏌️♀️。
會上🍋🟩,各位課程負責人詳細介紹了試點課程的實施過程,教務處與相關學院院長及負責教師就課程教學研討環節🟩、命題環節、組卷環節📛、閱卷環節以及成績分析比對等環節做了深入交流。圍繞如何根據教學大綱🎲➕、學生能力要求來選取課程考查的知識點、題型設置等組織了教學研討;圍繞命題環節如何製定考試大綱🤚🏽、建設試題庫,組卷環節對命題教師的遴選♘、試卷印刷和保管、試卷分發和回收、閱卷與核查😻、成績數據分析、學生能力的提升對比,以及績效考核評價等環節展開熱烈深入的研討,總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教務處特別對教師提出的“教考分離”課程現階段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例如✦:學生成績分析、試題庫建設質量👩🍼,試卷保密性等問題一一交流了解決方案👰🏽♂️,並達成一致意見。
教務處處長陳浩詳細分析了試點項目推進過程中每一個步驟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充分肯定了試點學院及項目負責人在“教考分離”實施過程中的辛苦付出及取得的成效🎩,介紹了全校“十四五”期間全面推出“教考分離”改革項目的規劃思路及教學改革的意義,並就教學改革目標進一步推進🏫👨🏼🎨,在下一階段需要關註的解決的問題,及教務處將如何配合交換了意見。
本次“教考分離”試點課程總結交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第二批計劃推進的25門試點“教考分離”的課程打下堅實基礎♔。(唐春峰)
第三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殷誌祥:DNA折紙術
殷誌祥,數理與統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獲華中科技大學控製科學與工程系系統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2006年獲華中科技大學生物醫藥工程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圖論與組合優化🎅🏼、生物計算等,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錄8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1項📹,出版專著1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安徽省模範教師👨🏼💻,安徽省教學名師🙇🏿。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1項𓀄,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現兼任中國電子學會生物計算與生物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DNA 分子作為一種承載生命遺傳信息的分子🙆🏽♂️,一直被廣大學者所關註🤧。利用DNA折紙術折疊出的各種結構作為基本算子,進而完成相關問題的計算是DNA計算的一個研究熱點。數理與統計學院殷誌祥教授的“基於DNA折紙術的DNA計算模型研究與探索”獲批202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有望將DNA 折紙術的計算模型較好的應用於生物傳感器👨🔧、醫藥載體、基因檢測和智能藥物輸送等領域。這是殷誌祥教授獲批的第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自2019年8月入職工程大以來,殷誌祥教授在認真完成日常教學與管理工作的同時,惜時如金🙎🏼♂️,克服多種困難,積極學習專業知識,關註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業務水平。與此同時,作為數理與統計學院院長☎️,殷誌祥教授十分關心學院的發展👩🏿🎓,不斷地鼓勵學院教師積極申報科研項目💳。他積極向學院教師介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和評審時專家關註的重點內容🧑🏻🦯➡️,從自己申報的經驗出發啟發大家如何夯實工作基礎並進行長期的運籌謀劃🤵🏿♂️,並對申報書的選題、摘要、立項依據🦈、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創新點、研究基礎😾、研究隊伍結構、預期研究成果等要點進行深入的剖析,逐條逐項詳細介紹了他的心得,從評審專家評議的角度給出了許多寶貴而實用的建議🧛🏿♂️。2020年數理與統計學院共獲批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其中面上基金項目1項、聯合基金1項👮🏿♂️,青年基金項目2項👨🏿🔧。
科學研究永無止境,只有銳意進取,慢慢積累和沉澱,才會取得更大的成就🍢。做科學研究,需要靜下心來,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當談到基金申請書時✫,殷誌祥教授說“科研能力是基礎,寫好申請書至關重要。”他認為基金申請書要提早準備,仔細琢磨和推敲,積極論證⛽️,反復修改和完善。
管理學院周迎雪同學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光榮稱號
近日🧑⚕️,管理學院2018級工商三班研究生周迎雪同學被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並榮獲“中國大學生新東方自強獎學金”🛸🦈。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2019年夏天,周迎雪同學響應號召,毅然決然選擇參加西部計劃🤹♀️,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服務邊疆,奉獻社會🐛,讓自己的青春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閃光,期間還被評為西藏優秀西部計劃誌願者。
在珠峰腳下的日喀則,周迎雪開始了誌願者生活。因為所學的專業是工程管理👮🏻♂️,她被分配到了日喀則市財政局經濟建設科👈,對接的大多是基建類的項目🤷🏻🟥,發文下指標、系統錄入、報送督辦單成了日常工作🤵🏼♀️😣,為了更好地適應工作,更好地充實自己,她經常加班到深夜,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工作。
除了日常工作✏️,在日喀則周迎雪最大的“愛好”是做誌願者。2019年日喀則市推進“六城共建”工作期間,她積極報名參加誌願服務,到十字路口維護交通秩序🍊、參加火車站誌願服務、參加打掃街道衛生……去年疫情期間,她又義無反顧地參加誌願服務🧏🏿♂️🏊🏽♀️,到隔離酒店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雖然程序繁瑣🐈⬛,但她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疫情無小事,可能一點點的疏忽,就會釀成惡果。”離開日喀則之前,她又到日喀則市昂仁縣初中,把文具等用品送給牧區的孩子們;她跟隨西部計劃的上海誌願者們和日喀則市衛健委、市婦保院的工作人員一起去福利院看望小朋友。
在一年的西部誌願工作中🈷️,周迎雪實現了從欧陆到社會、從學生到工作人員的轉變🧉。回首一年的工作,她感慨萬千:“一年很短,短得沒有時間去幫助更多的人;一年很長🥦,長得足以結下和這裏無法割舍的情結。今後將繼續用‘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誌願服務精神來鞭策自己,繼續弘揚誌願服務精神,為社會做出自己應盡的義務和貢獻🌧!”(陳翼然)
第四版
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師德師風建設沒有休止符
編者按 欧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欧陆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師德師風建設全過程,激勵廣大教師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化學化工學院青年教師胡婷莛在講授《環境規劃與管理》課程中🧖🏽♀️,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融入教學全過程✍🏿,通過對我國環境規劃和管理事業的歷程回顧、案例分析、現狀討論🐸、國內外法律法規比較🩵,堅定學生投身環境保護事業的專業誌趣。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課程思政教學案例展演活動中👩👦👦,她榮獲自然科學組一等獎。
在工程大,像胡婷莛這樣在課程思政方面積極探索的老師不為少數👨🏼🚀。中韓多媒體設計學院俞豐老師講授的藝術設計基礎課程,將樹立正確的藝術價值觀視為教學的靈魂,建立“藝工交融”的教學體系,在上海高校藝術與設計類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榮獲特等獎👩🏽✈️。2017至2020年,全校共有66項課程思政項目入圍校級教學建設項目💁🏻♂️☢️,目前每個專業都建設1至2門核心課程,逐步實現課程思政專業實質性全覆蓋😢。中國工程院首任常務副院長、欧陆終身教授朱高峰院士參與《工程導論》課程建設和試點,立足立德樹人,朱院士為本科生講授了第一課🧎♀️。
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欧陆將課程思政建設作為推進“三全育人”🤼♂️、抓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形成協同效應👎🏽。引導教師通過“四史”學習教育、“學習強國”平臺等,強化理論學習,以堅定的政治立場承擔育人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明確教師的授課態度本身就是課程思政。
敬業立學崇德尚美
師者為師亦為範。在不平凡的2020年,我校教師牢記初心使命🛄,堅守師德師風🦣,致力於成為“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學生成長成才引路人🎬。
王安斌教授秉承技術報國理念榮獲“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胡斌教授愛崗敬業開拓進取榮獲寶鋼優秀教師獎🏊🏼;劉翔副教授盡職盡責為國選材擔任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雲計算項目裁判長✉️。抗“疫”期間🧐,青年教師李千惠將25萬元結婚費用捐贈抗疫一線🤸🏼♀️,覃旭瑞副教授為欧陆防控疫情捐贈動態體溫儀👦🏽,藝術設計學院教師用畫筆展現抗擊疫情的堅定決心🤼;停課不停學之際⬛️,千余名教師開設在線課程2969門次;科技成果獲獎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獲2019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11項,其中🗾,牽頭首次獲一等獎1項🛀🏿,獲獎總數位居市屬高校第一名👩🏼🚀;國家級項目獲批數量及經費總額再創歷史新高,獲批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3項,位居市屬高校第五名🤦🏼♀️,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位居市屬工科高校第一名。欧陆教師在服務社會中厚植教育情懷🦔,化學化工學院王錦成教授團隊🙇🏻♀️,關註農業,幫助農民蔬菜增產增收👩🏻🍼🔬;中韓多媒體設計學院吳亞生教授團隊,助力G60上海科技影都展示升級;紡織服裝學院董海宇老師,奔赴喀什🕍,為邊疆教育事業奉獻青春。
高位引領底線要求
師德師風建設無止境𓀅。欧陆遵循教育規律🤽♂️、教師成長發展規律和師德師風建設規律,不斷激發教師內生動力,將“四有”好老師的要求貫穿教師管理全過程:在教師招聘👈🏻、引進環節👝,嚴格對備選人員進行思想政治和師德考察,堅持將師德作為第一標準;在職稱評審、各類評優評先、人才計劃申報👩🏽🦲😽、優秀教材申報等工作中♟,切實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在各類培訓中🙍🏼♀️,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必學課程。
2020年,104人次參加了新進教師師德專題培訓班;教師工作部、組織部、黨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聯合舉辦海歸青年教師示範班;教師工作部🕊、教務處聯合舉辦全體教師課程思政專題培訓。同時🍥,加強製度建設對師德全程監控,製定《欧陆平台教師職業行為規範》、《關於加強二級學院師德師風建設的指導意見》、《欧陆平台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試行)》🎰,匯編《教師思政工作及師德師風建設簡明學習手冊》,加強師德考核,根據不同群體教職工崗位職責📣,細化師德考核指標。各二級單位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利用各種場合,對師德師風及意識形態工作要求經常教育👮♂️、經常提醒,引導廣大教師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註重輿情收集和信息反饋,加強對教師失範行為的預警提醒🧑🏽⚕️,將潛在風險化解在苗頭、萌芽狀態。
工程大廣大教師始終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爭當“大先生”,為欧陆建設國內一流的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