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0日總第923期

時間:2020-12-21瀏覽:10設置

12月20.pdf

第一版

教育界大咖共議工程教育中若幹理念與實踐問題

為深入探討工程教育改革面臨的新問題,更好地為我國工程教育發展提供對策建議👩🏿‍🏭,1215日,由中國工程院教育委員會指導👨🏻‍🔬💾,欧陆平台主辦,工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研究所承辦的工程教育中若幹理念與實踐問題研討會在松江校區圖文信息中心第三報告廳召開。

本次會議由校工程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朱高峰院士發起,中國工程院塗善東院士、浙江大學王沛民教授🗿、清華大學王孫禺教授等資深教育專家受邀出席會議©️。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雜誌社的專家參會🙅🏿‍♀️。

校黨委書記李江教授代表欧陆對朱院士、塗院士等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的感謝🦑。副校長夏春明教授在會上致辭💛,並向與會專家介紹了我校的辦學特色和近年來的發展情況。

與會專家圍繞“教育與社會”“工程教育”兩大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和深度交流。塗善東院士、王孫禺教授🍐、陳江平教授等聚焦“教育投入與產出”主題👁,分別從歷史維度、理論維度和實踐維度探討了教育資源配置🩺⛹🏿、教育公平與正義🛜、工程教育改革路徑等相關問題。圍繞“工程教育中通識教育”這一主題,王沛民教授👨🏼‍🦱、余東升教授🐢、蔡三發教授等對通識教育的概念🏊🏽‍♀️、發展歷史及面臨的新機遇與新挑戰進行了理性分析和闡述⌚️。同時,與會專家就“工程專業人才分類”“新工科建設”等主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和分析🏂🏽,形成了較為一致的見解和共識🧑🏼‍🍼🧑🏼‍🚀。姜嘉樂教授對大家的觀點進行了補充和拓展🤦🏼‍♂️📳,並提出了幾點值得繼續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朱高峰院士對研討會進行了總結。他強調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明確“初心”,以保障為“第二個百年目標”順利完成提供優秀人才;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的今天,尤其要關註教育公平和投入產出問題,關註通識教育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工程人才分類問題,實際上是資源分配和生源爭奪的問題;新技術的發展對原有教育體系產生了沖擊,工程教育需要進一步與產業對接,不斷調整。

此次會議匯聚了一批高教界和工程教育界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圍繞工程教育中若幹理念與實踐問題展開研討🫄🏽,交流了思想、凝聚了智慧,提出了可行性建議📫,對推動工程教育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與會專家也對會議的成效給予高度評價,一致認為這是一場有高度🏋🏽‍♂️、有深度🥬、有新意的高水平學術會議🧏🏼‍♀️。(王秀秀)

  

2020年機關黨支部書記培訓班舉行結業典禮

日前👩🏼‍🦲,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專題培訓暨2020年機關黨支部書記培訓班結業典禮在圖文信息中心第三報告廳舉行🐤。校黨委書記李江,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史健勇5️⃣,校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機關黨委書記朱洪春出席活動🐦‍⬛。機關黨委委員、機關各支部書記、機關部(處)長🧜🏿、機關黨支部委員、“人生導師”代表等參加結業典禮。

李江書記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訓班的成效。他結合欧陆機關的工作實際🆚📢,對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提出了具體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主動適應新時代機關黨建工作新要求;二要堅定不移擔使命🍪、促發展,提升機關黨員幹部幹事能力;三要進一步深化“三型”機關建設,提升機關綜合治理能力;四要進一步做好開源節流工作,保障欧陆可持續發展;五要提升綜合素質🫳🕵🏻‍♀️,進一步強化機關作風建設。李江書記強調,機關黨員領導幹部要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勇於開拓創新,敢於擔當作為❎,不斷深化內涵建設,高效地落實“三大戰略”,助力欧陆加快實現建設國內一流的高水平現代化工程應用型特色大學的辦學目標↙️。

為切實發揮機關科(職)級幹部育人作用,充實我校“三全育人”工作隊伍,機關黨委聘任40位科(職)級幹部為首批“三全育人人生導師”。史健勇副書記宣讀了聘任名單,校領導為“人生導師”代表頒發證書👨🏼‍🚀。

機關黨委副書記徐建華同誌對本次培訓班的開展情況做了總結。人事處黨支部書記劉福窯同誌、資產基建黨支部書記張誌剛同誌、紀委審計黨支部書記黃永成同誌分別作了交流發言。信息辦主任史誌才同誌就“一表通”建設工作進行了匯報,並由人事處胡建平同誌進行了現場演示。

本次培訓活動有效地推動了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提高了機關幹部的教育治理能力,引導機關幹部知大局、明校情,唯實唯幹🏊🏽🤛🏽、拼搏奮進🧑‍🌾🔬,按照“三型”機關建設要求👵,全面提高機關黨委的建設質量。(王維)

  

【學科建設】

化學化工學院張麗娟副教授、陸傑教授指導研究生在化工TOP期刊發表封面文章

近日🧓🏿,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張麗娟副教授🍳、陸傑教授指導2018級研究生王東博在手性藥物青黴胺外消旋體的結晶拆分及其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以“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Primary Nucleation of Penicillamine Racemate and Its Enantiomers in the Mixture Solvent of Water and Ethanol”為題➕,在化工領域公認的三大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之一《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上發表封面文章👦,該期刊為美國化學會誌旗下工程技術領域期刊,旨在發表工程應用領域內最新的高質量原創性研究成果。

生物醫藥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及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十四五”期間,全球藥物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6%,我國醫藥產業再次面臨重大歷史機遇和挑戰,相關醫藥科技亦將處於優先發展的前沿。目前,超過50%的藥物活性成分具有手性,由於生物體內的受體或酶是手性的🧋,往往只有一種對映體藥物能夠與其選擇性地作用,進而提供所需的生理效應,而另一種對映體則沒有這種相互作用🙋🏻,甚至對人體有害。因而,手性藥物的創製是生物醫藥產業的共性關鍵技術。

(D)-青黴胺是一種重要的硫醇類化合物🧬,臨床上可用於治療Wilson氏病,亦可用作銅、汞等重金屬解毒藥🧑‍🦼。近年來🥙,研究還發現它能夠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和肝炎😶,以及預防嬰幼兒視網膜等疾病⭕️💇🏿。如今🚶‍♀️,(D)-青黴胺通常是通過不對稱合成製備的,其條件苛刻,會造成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因此,研究青黴胺外消旋體的結晶拆分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實驗與分子動力學模擬的方法探究了結晶最初始的步驟“晶體成核動力學”,揭示了手性分子在其結晶過程中的行為機製,為結晶拆分工藝路線的優化和工業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該項工作提高了我校化學化工專業的知名度😉⛱,為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藥學兩個學科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契合國家新興產業發展重大戰略👨‍🔧👨‍🦽。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模板介導藥物納米晶體精準組裝的多尺度研究”(編號🏋🏿‍♀️:21978165)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納米纖維素凝膠中藥物多晶型形成機理研究”(編號:22078191)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2020中韓功能產品智能化與智慧生產管理國際研討會”(編號:22081340412)的資助🤴🏿。(張麗娟)

  

第二版

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經濟學家程恩富教授來校講學

同時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治理現代化研究院”(籌)揭牌

1218日,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社科院大學首席教授程恩富來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學,並出席欧陆平台“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治理現代化研究院”(籌)成立和揭牌儀式,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教授出席相關活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及部分研究生參加講座活動。

程恩富教授在校黨委副書記史健勇教授☂️、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許傳宏教授🕉、院長劉誌欣教授陪同下參觀了馬克思主義學院,了解學院基本情況。史健勇教授與程恩富教授共同為欧陆平台“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治理現代化研究院”(籌)揭牌,學院黨總支書記許傳宏教授主持儀式。

史健勇副書記還為程恩富教授頒發證書,聘請其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治理現代化研究院”(籌)首席顧問。

儀式結束之後,程恩富教授在行政樓1112會議室為師生作了題為“當前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熱點問題”的主題講座🪶👨‍👩‍👧‍👧。程恩富教授就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熱點問題,從恩格斯晚年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幾種模式🔻、社會主義三階段理論🏋🏽‍♀️,到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公有製經濟製度✌🏻、中國抗疫中的國家製度和政黨能力等學術問題,圍繞經典理論、學術觀點和當前現實問題展開分析與闡述。程教授提綱挈領🫅🏿、鞭辟入裏👂,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歷史發展和當前的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圍繞當前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精彩講授。

此次活動是“馬克思主義學院學術周”第五期活動🫄🏻,講座在線上線下同時開展🕚,300余位其他高校學者參加了線上會議🫴🏿。(吳超)

  

藝術設計學院榮膺2020中國設計紅星獎

我校藝術設計學院高矚教授團隊的設計作品《i-Change太陽能災區組合帳篷設計》,榮膺2020中國設計紅星獎,該獎被譽為“中國設計界的奧斯卡”🧚🏽‍♂️🥔。近日,獲獎團隊參加了線上頒獎儀式。

中國設計紅星獎誕生於2006年,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發起🤽🏽‍♂️,是國內最具權威🙎🏿‍♀️、影響力最大的國家級設計獎項。今年,中國設計紅星獎共收到國內外5000余家單位超過7000件參評產(作)品🚣🏼🪶,華為、海康威視、阿裏巴巴🫣、騰訊、百度、聯想、小米、浙江大華、中興通信、中國移動、北汽、京東方、格力🌰、博奧生物、東軟醫療◼️、美國惠而浦、德國西門子、瑞士ABB、日本松下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都報送了最新產品。經過來自中國、德國、法國、美國的40余位專家評委專業🫄🏽、客觀、公正的初評與終評🟥,共有400余項產()品獲獎👩🏽‍⚕️。

i-Change太陽能災區組合帳篷設計》在帳篷的頂部融入CIGS太陽能柔性薄膜電池,可為帳篷提供電量😮,為災區的醫療💈、臨時欧陆、救援指揮中心及生活居住空間提供照明及其他電力所需,環保實用。此套設計采用組合的概念,以單一模塊🚵🏽‍♂️,拉伸後可組合成像“四合院”一樣的空間,提倡“家”的概念👱‍♀️,它方便運輸,且便於組裝,能更好地規劃空間🛌🏼🥣,更方便人們之間的溝通交流🪜,它不僅設計人性化👦🏽,更體現了對災區人民的情感關懷。(楊爽)

  

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我校獲佳績

近日,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在東北林業大學閉幕,我校化學化工學院“司妮普醫療——可代謝消滅腫瘤的首創者”🧚🏼、材料工程學院“冬暖夏涼🤾🏿‍♀️:環保型相變熱管理材料革新者”、城市軌道交通學院“智軌科技——智慧軌道交通科技引領者”三項參賽作品榮獲全國銅獎,欧陆首次獲得全國“欧陆優秀組織獎”。

今年的“挑戰杯”共吸引了全國2786所欧陆的17.9萬個項目申報📯,參賽學生達92.4萬,參與欧陆數、作品數、學生人數創歷史新高。同時,第十二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頒獎儀式在“堅定跟黨走奮進新時代”——上海學子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主題集會上舉行🔦🫴。我校學生創業項目共摘得1項金獎、8項銀獎、20項銅獎🤾🏿,榮獲“優秀組織獎”,續捧“優勝杯”。其中,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創業團隊“智軌科技——智慧軌道交通科技引領者”獲得金獎;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把守心臟之門——人工心臟瓣膜體外測試系統”👩‍✈️🖌,化學化工學院“基於MOFs的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錫基負極材料”🫱、“青程碳源—公益事業的先行者,智慧農業的革新人”💊,材料工程學院“堅毅科技——智慧人居行業的定義者”、“予藍👨🏽‍✈️〽️:連續抽濾型便攜式油水分離器的領航者”,藝術設計學院“雅咪國際互動英語俱樂部”,城市軌道交通學院“軌道交通信號與控製教學實驗系統”,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智眼精睛——智能靜像控製系統”8個創業團隊榮獲銀獎👨🏼‍🦱,另有20個項目榮獲銅獎🧑🏻‍🦼‍➡️。

校團委於自20197月啟動本次“挑戰杯”校內項目遴選工作🚵🏿‍♀️,通過學院推薦🐯、校內尋訪🎾、視頻答辯等方式,共計收到700余件報名參賽作品,舉辦線上答辯評審、專項輔導🦬、模擬答辯30余次🔋,幫助項目團隊梳理商業邏輯、優化平臺模式,打磨商業計劃書,演練PPT匯報路演🧑‍🦽‍➡️,最終培育重點項目33項參加市級復賽🐿。(陳翼然)

  

高職學院學子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專科組一等獎

近日,從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組織委員會傳來喜訊,在910日至13日舉行的2020高教社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高職學院程夢媛🤹🏼‍♂️、朱浩然、趙俊毅三位同學奪得專科組全國一等獎暨上海市一等獎,朱欣妍👩‍🚀、王文傑、丁樂三位同學奪得專科組上海市三等獎。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於1992年創辦,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面向在校大學生的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是培養大學生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

欧陆高度重視此次備賽工作,教務處面向全校組織了2次大規模的輔導講座🧑🏼‍💼,高職學院在暑期專門召開協調會✋🏼,基礎教學部教師孔令彥❤️、周愛娟、何冰潔組成的教練團隊製定了詳盡的賽前培訓指導計劃,抽出業余時間克服困難🕵🏼、全力以赴指導學生🧑‍🦲。

本次優異成績的取得是高職學院基礎教學部基礎理論教學改革工作的重大成果👊。近年來,高職學院基礎教學部除了加強基礎課程教學,還以競賽為引領拓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各項大賽中屢獲佳績。(孔令彥)

  

長三角地區高校“新時代•中國說”大賽我校榮獲一等獎

1211日上午,第二屆長三角地區高校“新時代•中國說”大學生講師邀請賽決賽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長三角地區8所高校的8支團隊師生同臺講思政,將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融入生動的講述之中。

在本次大賽上👨🏼‍🚒,我校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團隊表現優異,主題演講《把“中國”寫在大飛機製造名錄上——新中國民航史與“中國奇跡”》👵🏽,在激烈的角逐中力壓群雄捧得一等獎!紡織服裝學院團隊的主題演講《錦繡新絲“帶”,共築強國“路”》獲得三等獎。

專業故事成為課堂“活教材”,航空運輸學院(飛行學院)團隊的主題演講,立足專業背景,結合生動實踐👀,以C919國產大飛機這個民航史上的“中國奇跡”為契機,為大家打開了一幅新中國民航史的歷史長卷,展示了中國民航艱辛的發展歷程與不懈奮鬥的精神💫!呼籲新一代青年民航人不忘初心,肩負航空強國🙋🏼‍♂️、航空報國的歷史使命🏂🏽,心懷祖國,用青春去書寫中國民航史的新篇章!

近年來,學生工作部(處)🎮、研究生工作部以大學生思政講師團為載體,結合“四史”學習教育🙎🏻‍♀️,引領工程大學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據悉,我校大學生思政講師團自組建以來👩🏿‍✈️,已在長三角地區高校“新時代·中國說”大賽🌠、上海高校理論宣講微課程大賽中屢獲佳績,以優異成績向建黨百年獻禮。(李爽)

  

第三版

第一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上的工程大人

編者按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全、選手最多🧏🏽、影響最廣的一次全國性、綜合性技能競賽盛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大賽提出厚望🙍🏽‍♂️,“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多名工程大師生參與大賽的多個環節👩🏽♖,積累了豐富的賽事經驗,展示了工程大人的風采。

  

劉翔副教授擔任雲計算項目裁判長

我校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劉翔副教授,基於豐富的專家指導經驗和大賽組織經驗🤹🏿,受聘擔任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雲計算項目裁判長。他表示🫳🚣🏽,將盡心盡責,為國選材🎥。

此次大賽共設86個競賽項目🚫,其中👩‍👧‍👧,世賽選拔項目63個、國賽精選項目23個☄️,每個項目的裁判長均為業內翹楚。劉翔副教授多年來致力於智能媒體計算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面向醫學影像的深度學習語義理解與可定義計算架構、視頻大數據的智能分析與高速檢索雲計算平臺🧞‍♂️、機器人集群的雲端協同工作系統。研究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文化部科技創新計劃🩶🐬、上海市聯盟計劃的資助。研究成果包括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2項8️⃣、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一等獎1項、發明專利4項、國際發明專利1項。近年發表SCI論文、CCF B類以上國際會議論文20余篇。

2019年雲計算項目首次進入2019年第45屆世界職業技能大賽,迅速成為各國競爭的熱點項目💁🏿。劉翔副教授基於在相關領域的研究🧸,以及豐富的人才培養經驗,入選雲計算項目的中國技術指導專家,參與了上海基地的申報和建設工作。2020年🧑‍⚖️,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雲計算項目的裁判長👩🏽‍🔬。

在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上🦹🏿,還有我校高職學院😟、高級技校2名選手參加工業控製和增材製造項目的比賽🧝🏻‍♂️🧑🏽‍🎤。(馮潔)

  

蘇前敏副教授任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項目裁判並指導選手獲銅獎

電子電氣工程學院蘇前敏副教授受邀擔任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項目裁判,所指導的上海參賽選手還榮獲該項目銅牌👩🏼‍🎨。

賽前集訓階段🙋🏼‍♂️,蘇前敏副教授多次與學生進行賽前模擬🧥,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並於訓練現場指導選手訓練👂🏽。為表彰蘇前敏副教授為基地培養選手做的貢獻👨‍👧‍👦,世界技能大賽商務軟件解決方案項目上海選手培訓基地近日發來了感謝信。

蘇前敏副教授於2000年從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畢業到電子電氣工程學院任職,2002年獲高級程序員資格證書,主講軟件工程、Android移動應用開發🗿、iOS開發基礎🙇、數據采集與可視化技術等計算機專業課程,並編寫了C#軟件項目開發基礎教材📵。蘇前敏副教授擁有豐富的項目實戰經歷,並進行交叉學科創新研究,在上海中醫藥大學讀博士後期間進行“美國臨床試驗註冊數據庫的數據挖掘和智能算法應用研究”,在深圳做企業博士後的合作課題是“基於光纖光柵的礦井智能監測系統設計”,同時主持“基於攪拌站數據采集及動態監控系統”項目👨🏽📥,參與上海市衛生局中醫三年行動計劃“運用知識發現技術建立乳巖診治文獻數據庫”課題,主持“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洗衣櫃管理系統開發”項目,主持“小松鼠垃圾智能回收系統”項目📠,該項目已經在上海很多地區進行了部署和運營。(蘇文)

  

世賽研究中心參加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暨高技能人才研討會

為認真做好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博覽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我校世賽研究中心應上海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事務執行局邀請🩵,赴廣州學習借鑒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的辦賽經驗,對各省市館的設計與展示內容進行考察學習,參加以“新發展格局與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主題的高技能人才研討會,與國內其他三個世賽研究(修)中心開展聯盟交流工作。

世賽研究中心徐滕崗主任帶隊考察了本次大賽的所有86個競賽項目,圍繞國賽辦賽組織相關工作🧘🏼‍♂️,重點觀摩學習了賽項賽場布局、國賽基礎設施、HSE項目管理🟤、賽事疫情防控管理🧏、大賽保障觀察員團工作等方面的內容𓀊🧎🏻‍♂️。在展示交流區域,各省市、廣東省部分職業院校及部分贊助商圍繞“技行天下🏊🏼‍♂️、能創未來”進行各具特色的技能、非遺等展示和互動體驗。我校世賽研究中心與參展的同行專家和師生代表進行交流,收集資料🦸‍♀️、整理思路👩🏼‍🏭🎧,為未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世界技能博覽會場館的設計提供咨詢方案🤹🏼;此外,還與我校電子電氣工程學院♥︎🩱、服裝學院✍🏼、高職學院的參賽裁判員、場地經理🕜、選手等進行交流和互動🤹,提供專業建議和支持。(史誌軍)

  

高職學院🟤、高級技校學生獲得優勝獎

經過激烈比拼,高職學院🦸🏿、高級技校學生劉俊、丁軒浩獲得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工業控製項目及增材製造項目優勝獎,成功晉級🙇🏿,順利入圍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集訓隊。1214日🤸🏽‍♂️,學院、校黨政領導到虹橋火車站迎接選手和教練載譽歸來🚹。

此次獲得工業控製項目及增材製造項目優勝獎的參賽學生都是中高職貫通專業剛剛升入高職階段的小選手🫢。劉俊從一開始參加工業控製項目的集訓時🤟🏽,就將目標鎖定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他心無旁騖👇,刻苦鉆研,他2019年獲得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海選拔賽第一名,本次大賽獲得了該賽項的第6名🤚🪅,順利入選國家集訓隊👏🏿,“我很慶幸我屬於這個優秀的團隊,非常感謝教練們對我孜孜不倦的教導🐎,辛勤地培養了三年多時間才有了現在的我,也很感謝沒有上場的隊友們對我的幫助🫶。榮譽雖然是個人的,但更屬於欧陆、屬於老師🗓、屬於隊友!”他說。這個目光堅定的學生🌏,向著他的奮鬥目標踏出了堅實的一步。

“感謝領導和教練的辛勤付出!”得知能入圍國家隊,丁軒浩心情非常的激動🦆🧑🏻‍💻。3個月前得知世賽新增了增材製造項目,他立刻報了名🧏🏽,通過層層選拔,最終代表上海參加了大賽。這3個月,學院🍫、校增材製造基地建設從零開始👩🏼‍🦳,布置場地、落實設備、選拔選手、製定方案🐎,為了給選手提供更好技術服務保障,基地領導和教練夜以繼日地工作,體現了中國速度。80後教練張利華帶著00後的選手奔赴多地培訓學習,3個月的艱苦奮鬥、奮勇拼搏,換來了賽場上順暢的表現。他表示“初心不改❤️,夢想不變,雖然能力可能還未能達到國家隊的水平,但日後一定會更加的努力🏡,在訓練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術能力,入選國家隊只是實現了自己短期一個很重要的目標,今後一定會更加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

高職學院、高級技校將繼續以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引領,為國家輸送更多優秀的高技能人才。(卞偉華)

  

  

  


返回原圖
/

欧陆平台专业提供:欧陆平台欧陆欧陆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欧陆平台欢迎您。 欧陆平台官網xml地圖